参考消息网9月8日报导据美国《华尔街日报》网站9月6日报导,美国的交易逆差一直在缩小,这对美国经济来说是功德。但逆差仍远远大于疫情爆发前。这种状况或许会持续一段时刻。
美国商务部6日陈述称,经季节性要素调整后,7月份美国交易逆差为650亿美元,相比之下,6月份为637亿美元。这一数字低于经济学家预期的680亿美元,此外,6月份的数字被下调。因而,第二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(GDP)或许略高于陈述的数字,第三季度的GDP增加看起来比经济学家猜测的更健康。
上一年的交易逆差大得多,均匀每个月为793亿美元。但当时逆差仍远远大于疫情爆发前的那一年,即便是在考虑了通胀要素之后。2019年,均匀每月的逆差为466亿美元。
逆差扩展是由多种要素一起形成。一个重要要素是美国和国外都愈加偏好产品,而非服务。例如,在美国,商务部的数据显现,扣除通胀要素后,第二季度的产品消费开销较2019年第四季度增加17.3%。虽然顾客持续回归到旅行和看电影等活动,但服务开销仅增加5.4%。服务大多是由本乡供给的,但美国进口很多产品。
此外,美国在一个重要范畴是出口大国,那就是服务,但这方面的体现也不及疫情前。7月份产品交易逆差为900亿美元,而服务交易顺差为250亿美元——扣除通胀要素,仍低于2019年。
当时,这场疫情好像带来了一项耐久的行为改变,产品在顾客开销中所占比例比曾经更大。服务或许会在某个时分提升到本来的位置,但这需求时刻,在此之前,交易逆差会偏大。
报导称,亚洲排挤对美国产品的消费是另一个需求考虑的问题。例如,电影是美国出口的服务之一,但美国电影在这一区域的票房收入远低于疫情爆发前。这或许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平缓后才干得到改进。
许多美国出口目的地的疲软也会对交易发生严重影响。例如,美国经济的增加速度远远快于欧元区,英国GDP仍低于疫情前。美元相对于疫情前走强,这进一步按捺了全球对美国产品的需求,并使得进口产品在国内更具吸引力。(编译/李莎)